鄉村振興,關鍵在產業振興。太谷區任村鄉郝村,一個僅有600多戶1600多人的小村莊,卻憑借12座智能溫室大棚,成功實現了“畝產提升、成本下降”的雙重突破,以智慧農業為筆,描繪出傳統農業轉型、帶動村民增收的產業振興新畫卷。
走進郝村智慧農業園區,占地50畝的12座智能溫室大棚內,昔日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的忙碌景象已不復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套全自動運行的智能設備。物聯網系統精準調控溫度、濕度、光照,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滴灌管道將養分精準輸送至作物根部,傳感器網絡則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況。這些先進技術的集成應用,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“憑經驗”的舊模式,開啟了“靠數據”的新紀元。
“我們的智慧大棚重點應用水肥一體化與環境自控兩大核心技術?!鄙轿饕婀绒r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永剛介紹道,“自2022年改造后,灌溉施肥精準度提升40%,人工干預減少30%,徹底告別了‘高耗水、高耗肥、高人工’的傳統種植模式。果蔬產量提升15%以上,節水40%、化肥減量25%?!?/p>
智能設備的應用,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,更讓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。60多歲的村民趙春貴大爺,曾經天不亮就要下地澆地,憑手感測濕度,如今卻成了熟練操作手機的“新農人”?!笆謾C現在就是我的新農具,以前真沒想到種地能這么輕松!”趙大爺笑著說,“手指點一點屏幕,地就澆好了,防風被也放下來了。以前種地靠經驗,現在看數據、靠科技,這個小傳感器比我還懂黃瓜!”
生產端的精準管控,帶來了蔬果品質的穩定提升。園區內剛采摘的黃瓜,因品相勻稱、口感甜脆、農殘達標,即將發往太原及周邊高端市場。而即將上市的新品種“妮娜女皇”葡萄,因果形飽滿、甜度高,預計地頭價每斤可達百元以上,備受市場期待。
“我們看中的就是郝村農產品的品質穩定性。”太原采購商李國富表示,“不論蔬菜還是水果,郝村產的就是品質高、口感好,每年我都要從這里采購20萬噸蔬菜,消費者認可度很高,賣得很好?!?/p>
智慧農業不僅讓郝村的農產品“叫好又叫座”,更給村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。目前,園區已為村內20余名村民提供穩定就業崗位,每年還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,既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,也讓村集體的“家底”厚了起來。
下一步,郝村計劃進一步擴大智慧農業園區規模,圍繞葡萄、番茄、黃瓜等“特優”農作物深化產業鏈,打造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數字化體系。同時,大力發展“農業+旅游”新業態,建設觀光采摘、農事體驗等項目,讓智慧農業既出“產量”,又出“人氣”,真正成為郝村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。
從“靠天吃飯”到“指尖耕耘”,郝村的實踐生動證明,科技是傳統農業的“破局鑰匙”。當老農民用手機種出高端農產品,當小村莊闖出產業振興新路,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正用科技的力量書寫著新時代“山鄉巨變”的答卷。
用微信“掃一掃”,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,
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