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云火花鎮:金秋水稻收割忙 風吹稻浪好“豐”景
風吹稻谷千層浪,機械轟鳴豐收忙。眼下,紫云自治縣火花鎮的2.9萬畝水稻迎來采收期,當地搶抓晴好天氣,積極調配機械力量加快收割進度,以高效作業確保水稻顆粒歸倉,田間地頭處處是豐收的忙碌景象。
走進火花鎮董桑村,放眼望去,無邊的稻田仿佛金色的海洋,微風拂過,稻浪滾滾,散發出沁人心脾的稻香。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轟鳴,切割、脫粒、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,機器轟鳴聲中,飽滿的稻穗被快速收儲,村民們則在一旁忙著將剛收獲的稻谷轉運裝車,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。
紫云自治縣火花鎮董桑村民王仕海開心地說道:“今年我種的有20多畝水稻。收下來有兩萬多斤。收入可能有3萬多到4萬左右。如果我們兩口子打的話。最低要割20多天?,F在用大機子,一個上午就搞完了。”
紫云自治縣火花鎮地處低熱河谷地帶,光熱充足、水資源豐富、土壤肥沃,為水稻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。這里產出的稻米顆粒飽滿、香氣濃郁、口感軟糯,深受市場青睞。近年來,通過“火花香米”品牌建設及鄉村直播人才的培養,不少村民在家門口通過網絡平臺就把火花大米賣到全國各地,實現由“種得好”向“賣得出、賣得好”的轉變。
近年來,紫云自治縣火花鎮始終牢記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緊緊圍繞“穩產量、提品質、增效益”的工作思路,大力扛牢糧食安全責任。在積極落實惠農政策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,還不斷提升服務能力,持續開展水稻規范化種植,促進糧食穩產,農民增收。
紫云自治縣火花鎮組織委員盧元英介紹道:“我們鎮今年共種植水稻2.9萬畝,主要分布在平寨村、董桑村和江納村等地,通過大力推廣機械化收割,效率大幅提高,預計國慶前就能完成全部水稻的采收工作。今年畝產預計達到600公斤左右,按照市場價1.5元一斤算,產值預計能達5200萬元?!?/div>